【音舞讲堂】第232期:刘沛:实事求是 辩证思考 ——谈中小学音乐课程教学的几个关系

发布日期:2022-11-02    浏览次数:


【音舞讲堂】第232期:

            刘沛:实事求是  辩证思考

——谈中小学音乐课程教学的几个关系  


    2022年11月1日晚上19:00,我院以线上+线下方式,举办了主题为“实事求是,辩证思考——谈中小学音乐课程教学的几个关系”的“音舞讲堂”第232期

此次讲座的主讲人刘沛教授为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教育教学研究基地柔性引进专家、首都师范大学艺术学部校外学部委员、“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专家、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音乐组组长。讲座由我院刘瑾院长担任主持人,我院的部分教师与研究生线下参加了本次讲座。

刘沛教授指出,对音乐学科的性质和学生音乐素养的凝练,是中国音乐教育家对世界音乐教育的重大贡献。2001年、2011年、2017年、2020年的义务教育与普通高中的音乐课程标准为音乐课程的建设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不仅回答和解决了世界音乐教育同行长期追寻却难以完整说明的核心问题,而且蕴含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彰显了中国人的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体现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做出了中国贡献,我们应该予以深度研究、深刻理解、深入探索。

刘沛教授在讲座中还就如何看待核心素养、双基教学、三维目标”这一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表明,双基并非是素养教学的对立面,而是它的基石。中小学音乐课程教学要着眼于艺术素养,设置长远的目标,着手于艺术实践,教师教学要深入浅出,布置的学习任务也要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情景,使学生动起来。

最后,刘沛教授提出了“艺术表现”>唱歌演奏等、“审美感知”>聆听音乐、“文化理解”>音乐作品的文化历史背景等、“创意实践”>即兴、作曲、编曲等、普遍一般>个别特殊等观点。同学们通过短短两小时的讲座收获良多,在提问环节也积极踊跃地与刘沛教授进行交流。

本次讲座刘沛教授深入浅出,用生动有趣的例子对中小学音乐教学课程中的几个关系进行了深度的剖析,使我院师生受益匪浅。

(撰稿人:朱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