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6日,应我院邀请,秦序教授在我校演艺中心111开展了关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当代价值与未来意义”的主题讲座。
秦序先生作为浙江音乐学院的客座教授,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央音乐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客座教授,其对中国传统音乐的研究有着独特的见解。
在本次的讲座中,秦序教授就先从全球化的角度出发,带领我院师生思考当前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立足之处。讲座的开始,提出了一个思考:为什么在各国都努力实现全球一体化和现代化的时候,我们反而要去追溯历史,去研究和弘扬传统文化艺术?这两者是否有冲突?传统音乐的当下价值和未来意义又是什么呢?秦序教授则从文化价值相对论和文化的分类分层研究的角度出发,为我们探讨了这一问题。
当前,全球一体化指的是什么?往往指的是经济一体化,而对于文化而言,是多元化的。但是经济可否看作是一种“文化”?在经济现代化的发展当中,也伴随着文化现象的出现,车展中各种具有设计感的汽车、相关的专利技术、企业文化、演出等,这难道不也是一种“文化”吗?因此需要思考究竟哪些“文化”是要实现全球一体化的,哪些“文化”是多元的。这就涉及文化价值相对论:不能以一个民族、一种文化文明的标准,来衡量其他民族的文化文明。在探讨文化的时候,需要注意不同的民族的文化文明特点,每一种文化都会产生自己的价值体系,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文化,而每种文化都是各个民族和社会的产物,那么怎么从文化价值相对论的角度去寻找出那些多元的“文化”?是否有衡量标准可以跨越民族、文化、文明的界线?
为了更好地探讨传统音乐艺术的当前价值和未来意义,秦序教授简要地将“文化”分为了两大类:一是完全或主要依据先进、落后这一标准来进行比较的文化;二是不能依据先进、落后这一标准来进行比较的文化,而这种就是具有“文化价值相对性”的文化。对于上述提及的:是否有衡量标准可以跨越民族、文化、文明的界线,第一个文化分类解答了这一问题,这类文化主要指的是科学、技术、器用、某些规范特征等。而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这一类文化是要实现全球一体化的,通过全球一体化,能够提高全球整体的文明水平。第二个文化分类则是“多元的文化”,主要指的是不同民族的饮食习惯、个人的爱好或习惯等,这种文化不能用先进、落后来判断的。

随后,秦序教授回顾了讲座最初的思考,全球一体化与弘扬传统文化是否是冲突?答案是:否。由于文化价值相对性的存在,通过将文化进行分层分类研究后,第一类文化,是紧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而发展的,而第二类文化,这种具有文化价值相对性的文化,并不能从历史的前后去判断其先进或者落后,正如为何古希腊维纳斯雕像、蒙娜丽莎画像至今仍鼓舞着许多人一样,这并不是因为其“先进”或者“不先进”,而是因为——“美”。这种美,同样是跨越民族的、跨越文化的。
最后,秦序教授通过一些作品的展示,以“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追求理念来升华主题,结束了本次的讲座,而这简单的八个字也给我们带来了更多地思考。

(音乐舞蹈20级硕士研究生 朱晓琳 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