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舞讲堂】第284期:李玫:中国传统音乐记谱体系的发展

发布日期:2024-04-26    浏览次数:

【音舞讲堂】第284期:

李玫:中国传统音乐记谱体系的发展

 

2024年4月25日下午,音舞讲堂第284期在我院礼乐弦歌教学研究中心(文逸622)举行。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李玫教授为我院师生开展《中国传统音乐记谱体系的发展》的专题讲座。讲座由郭小青副教授主持,刘瑾院长、张艳副院长、王洪涛副院长、刘富琳教授、华南理工大学沈云芳教授以及我院硕士研究生参与讲座。

李玫教授作为我国第一位音乐学博士后,在音乐形态学、中国古代音乐史、民族音乐学、音乐图像学、音乐文献学等领域上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主要学术成果有专著:《“中立音”音律现象研究》《音乐之河——图说中外音乐史》《东西方乐律学研究及发展历程》《中国传统乐律学》《“燕乐二十八调”文献通考》《〈律话〉校释》《乐律全书解读》(将出);论文集《传统音乐轨范探索》《乐论集》,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研究报告《西北高原汉族音乐文化区系统化综合研究》,在各种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近百篇。

在本次讲座中,李玫教授以生动的方式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现存于众多乐种剧种中的乐谱谱式是工尺谱,但这种乐谱是怎样发展起来的?中国传统音乐中只有这一种谱吗?她与西方音乐中使用的五线谱相比,有什么特点,二者有无高下之分?

首先,李玫教授向大家介绍了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记谱法:乐器谱、符号谱以及各类器乐的独有记谱方式。其中乐器谱包括古琴谱、琵琶谱、筚篥谱、笛谱、筝谱、瑟谱;符号谱包括半字谱、工メ谱、工尺谱、二四谱、古琴文字谱、减字谱、曲线谱;韵曲,打谱和西安鼓乐的“哼哈”、京音乐的“阿口”以及音乐“留白”。

随后,李玫教授用各类文献记载资料和古谱为大家展示了从远古时期直至明清时期的中国传统音乐记谱体系的发展情况。最早可追溯到周代文献《韩非子·十过》所提及的记谱思维;秦汉开始出现记录道教音乐的曲折谱,同时也出现了古琴文字谱,现存于日本帝国博物馆。在隋唐时期,记谱理论有了新的突破,出现了古琴减字谱,不仅可以提供乐律信息、标明指法音位。此外还有对后世发展有深远影响的燕乐半字谱,该时期雅乐和燕乐通用该记谱法(雅俗并用),更值得一提的是西安鼓乐至今仍在延用。宋元时期出现了律吕谱,增加了古琴与半字谱的关联性。到了明清时期,古琴音乐记谱增加了徵间音位,体现于《大还阁琴谱》。

此外,李玫教授还给大家展示了日本遣唐使来华的路线:前期北路、后期南路,安史之乱过后批次愈发减少,唐代下半叶所发明的半字谱未能完全传播至日本。

最后,李玫教授展示出了根据自己多年对古谱的深入研究重新译谱的歌曲《杏花天影》,并生动为大家演唱了其中的谱字。李玫教授的用自己深度的研究与独特的见解令在座师生受益匪浅并对中国传统记谱法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在师生交流讨论环节,在座师生积极提问,李玫教授的解惑又给大家提供了新的思路、提供了新的思考。

 

撰稿人: 刘卓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