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佳璇老师带领学生赴汕头开展潮阳英歌队采风
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了解岭南地区传统舞蹈与风土人情,丰富学生生活体验,激发创作热情,2023年11月28日至30日,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杜佳璇老师带领舞蹈系研究生李倩盈、艾薏、郭彦昕、苗玉娇赴汕头潮阳进行了为期3天的采风活动。
后溪村:传承民俗文化,凝聚宗族精神
采风第一站,师生们来到了后溪村的妈祖公园进行参观,后溪英歌队小周老师带领师生们欣赏了妈祖像和祠堂等景点并介绍了后溪村的一些历史背景。通过这次参观让人初步感受到潮汕人民团结的内在精神来源——“聚族而局,族必有祠”。祠堂作为宗族精神的象征,让每个人都能怀抱祖德,让后代人饮水思源。在这种团结的宗族精神影响下,后溪村乡贤集资建成了文化大楼,其中包括了笛套锣鼓队、醒狮队、英歌传承基地等多个设施。文化大楼不仅传承和发展了传统文化,还满足了村民的精神需求,起到了重要作用。
后溪英歌:传统与创新并行,守护传统文化
通过对后溪英歌队队长及队员的采访中,师生们了解到潮阳英歌舞以梁山英雄为主要表现内容,规模庞大,最多达到108人。在表演中,武术成分很重,通过手执双槌的舞动,搭配锣鼓声和吆喝声,令舞者和观众激昂振奋。后溪英歌队以传统的方式传承英歌,注重老带新,言传身教。他们认为应该保持传统的英歌基础,再进行创新。在保持原有套路的基础上,创造一些新的动作,以武术套路为基础。与其他英歌队伍不同的是,后溪英歌队坚持守住了老祖宗留下来的根。观演和交流活动结束后,师生们亲自参与英歌舞的学习,在队员一招一式的带领下也使得师生们能够进一步亲身感受英歌舞的内涵魅力。
后溪英歌:在寻找发展方向中不断探索
随着英歌的普及,后溪英歌队也在寻找发展方向时遇到了一些瓶颈。队长林队通过对脸谱的创作,尝试在不打破原有审美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并且英歌队队员们都是在职工作者,晚上才能进行训练,有时还要回应工作任务,甚至最小的队员只有7岁。这充分展示了英歌在当地人眼中不仅仅是一种表演,更是宗族团结和精神的寄托。队伍中主要以不同数量的槌为编队,根据活动场地设定不同的阵型。然而,新队员学习之后,由于重心偏移,队内力量无法接续。同时政府的支持力度也不够,导致队伍发展缓慢。目前,英歌已经走进校园,队员们亲自教授,让越来越多的青少年了解和认识英歌。本次采风过程也十分有幸观看了英歌队排练现场,通过舞者手执双槌的舞动,搭配铿锵有力的锣鼓声和螺号声,呈现出激昂振奋、热血沸腾的场面。每一次的表演都让人沉浸在英雄的世界中,感受到英雄们的勇敢和无畏。
传承与创新:岭南传统舞蹈与风土人情采风之旅
采风的最后一站是当地的博物馆,师生们进行了深入的采访和观察。博物馆陈列了丰富的文物和展品,展示了潮汕地区的传统舞蹈和民俗文化的发展历程。师生们认真观摩展品,深入了解了各个时期的舞蹈形式、演变过程和背后的社会背景。此外,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当地传统舞蹈与风土人情,师生们还进行了民间调研问卷。他们走访了当地居民,与他们交流,了解他们对传统舞蹈的认知和态度,以及他们对当地文化传统的认同感和发展期望。通过问卷调研,师生们收集了大量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为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指导。通过进入当地博物馆和进行民间调研问卷,师生们深入了解了岭南地区传统舞蹈与风土人情的历史和现状,丰富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这些宝贵的经验和资料将为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提供坚实的基础,也将成为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资源。
英歌舞的魅力不仅在于它的独特形式,更在于它所传递的文化与精神内涵。作为潮汕地区的一种非遗文化,英歌舞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传统,是代代相传的宝贵财富。每一次的舞蹈表演都是对祖先智慧和付出的致敬,让人感受到宗族团结和家国情怀的力量。
采风接近尾声,杜佳璇老师为活动作总结,嘱托同学们要保存好此次采风的记忆,将一路上所听、所学、所感“装进口袋里”,待日后为己所用。同时,作为舞蹈者,也应该为英歌舞的传承与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为其添砖加瓦。
文字编辑:艾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