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舞沙龙”第七十五期——艺术类公选课教研实践心得分享

发布日期:2022-05-17    浏览次数:

“音舞沙龙”第七十五期

艺术类公选课教研实践心得分享

 

2022年5月17日星期二下午,声乐教研室在演艺中心202教室开展“音舞沙龙”第七十五期——艺术类公选课教研实践心得分享活动。以声乐教研室现有的三门公共类选修课《西洋经典歌剧艺术赏析》、《声乐演唱与赏析》、《中国民歌演唱与赏析》来全面向老师们分享课程的申请、构思、教学设计、教学理念等问题,此次沙龙活动由声乐教研室主任常诚老师主持,主讲人有常诚老师、音乐教育系副主任喻晓雯老师、艺术实践指导中心主任姚佑南老师,全体声乐教研室老师及部分研究生学生也来到了沙龙现场参与学习讨论。

首先常诚老师通过他的核心类先修课程《西洋经典歌剧艺术赏析》向大家分享了他的课程理念思路,如何让非音乐专业的学生们爱上艺术?从开始的不感兴趣只为学分,到后来的喜欢音乐热爱艺术,他认为艺术类的公选修课要把美育教育放在首要位置,在谈到如何在课堂中进行美育教育,常诚老师实际的举出很多在课堂中与学生们的交流话题,他说:“获得幸福生活的条件要有理性素质,体验人生幸福的感受就需要有感性素质,感性素质的培养就要通过我们的艺术教育来实现。让学生充分明白“爱体育、懂艺术”这些艺术类的教育是为了让我们感受生活更美好。”常诚老师还向老师们分享他的教学手段,通过趣味简笔漫画制作的ppt更加吸引学生的兴趣,从而更好的介绍歌剧艺术,通过歌剧艺术让学生学习如何欣赏古典音乐,来改善听觉环境的艺术,提高听觉的幸福指数。

喻晓雯老师的主题是围绕他们核心类公选课《声乐演唱与赏析》来分享,这门课是以团队形式进行授课,课程设计安排分别有四位老师从声乐曲目的不同风格进行的,喻晓雯老师(流行歌曲),郭博理老师(古诗词歌曲+琴歌),郭小青老师(民族声乐歌曲),王洪涛老师(中国艺术歌曲)。喻老师详细的介绍了这门课的授课群体,课堂情况,学生们对课程的反馈等问题。喻晓雯老师为本次沙龙还做了详细的数据分析,总结罗列出音乐舞蹈学院所有的通识类课程,向大家详细介绍了各类课程系数的算法,让大家更详细了解学校对公选课的鼓励机制。

姚佑南老师以他的《中国民歌演唱与赏析》进行教学分享,他谈到从最开始的课程建立,到现在课程内容上的变化,以及他的课程心得。这门课以中国各区域为主要线索,讲解各地民歌的主要特征以及形成这些特征的成因,选曲一些简单有特征的民歌课堂教唱,在教学范唱中他采取本人亲自演唱以及我院学生范唱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得到授课学生的反馈好评,作为非专业学生感受到现场演唱,学生们表示从听觉、视觉上都是很好的艺术体验。

活动最后声乐教研室的老师们进行了问题交流与探讨,大家相互共享了教学资源,常诚老师进行了总结,提到“音舞沙龙”学术活动的重要性,希望通过此类的沙龙学术活动,老师与学生们能获取到更多的知识,从而更好地开展我们日常的科研与教学活动。

 

                                      供稿:常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