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25日下午15:00,中央音乐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副会长杨民康教授在广州大学文逸楼620教室进行了《以表演为经纬——中国传统音乐方法纵横谈》为题的学术讲座。讲座由我院院长马达教授主持,我院部分教师和全体研究生出席聆听了此次讲座。
杨民康教授在本次讲座中主要从音乐民族志方法论范式的塔形结构与民族音乐符号学的三个理论分支这两种涉及方法论范式的学术系统讲起,随后分享了中国传统音乐研究时三种互补的分析层面与学术境界,将其概括为表演前后的并列关系(分立)、表演前后的交互关系(联系)、立足于表演过程中的中轴关系(联系)等。其次,杨民康教授围绕着乐谱(表演前)与音声(表演后)这两个民族音乐学研究所关注的重要焦点,简要讲述了目前传统音乐研究中,与三种分析层面相关的五种主要分析范式或方法论样态,分别为传统音乐形态学分析、描写音乐形态学分析、简化还原音乐分析、转换生成音乐分析、仪式音乐民族志形态分析等。
通过此次讲座,有助于同学们去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相对于过往以视觉形象(乐谱)替代听觉形象(音声),以人工书面符号代替自然“语言”符号的音乐学研究历史,传统音乐研究应该持以什么样的研究态度或学术视角?(2)走近田野,开展实地调查的目的是什么?是通过录音、记谱而存照研究资料?还是通过口述历史、活态过程去直面音声?
这场讲座,不仅为同学们日后进行传统音乐方面的学习与研究提供了清晰的思路,也使同学们深深明白了做学术研究的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