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乐舞蹈教育研究所组织制定了详细、规范、周密的考察计划后,2011年7月7日至14日,我院分别派出由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为团队成员的采风考察组,赴潮州市、大埔县进行岭南民间音乐活动实况采集与研究工作。
拥有著名世界文化遗产,是衡量世界文化名城的重要指标之一。要把广州建设成为“世界文化名城”,就必须凸显岭南地域特色。充分挖掘岭南文化内涵,是彰显城市人文历史底蕴的重要内容。随着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和法规的制定,广东省政府更加意识到传统文化,在加强和构建本地区文化身份及认同的重要意义。由于民间音乐活动的运作机制决定了它在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必然性,因此了解社会对传统音乐文化认知的变迁,如何影响民间音乐活动方式及传承者们的行为方式,并最终形成富有特色的传承文化,具有现实意义。为此我院开展“岭南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研究工作。
潮州市、大埔县是岭南三大乐种中的两个主要乐种——潮州音乐、广东汉乐最有代表性的民间音乐活动区域。广东汉乐的采风活动围绕广东汉乐生存的活态环境(包括民间艺人,艺术传承人,乐社等),音乐本体的传承、发展及衍变(包含对相关音乐文献的搜集)展开;潮州音乐的采风活动主要围绕潮州弦诗乐、潮州大锣鼓、潮剧这三种音乐形式展开。通过了解这两个代表性乐种民间活动现状及其生存的活态环境,认识岭南传统音乐本体在民间的传承发展及衍变,以及在当地学校教育中的传承情况。
在潮州市,先后对潮州民间音乐团、西湖儒乐社、潮剧艺术传承中心、少儿潮剧学习培训班等民间社团进行了详细的调查。采访了潮州市文化局文艺科程福全科长、潮州大锣鼓代表性传承人黄义孝(国家级)、在当地有“鼓王”称号的陈镇锡(省级)、杨业成等当地三位民间音乐传承名人名家。先后走访了磷溪镇、韩山师范学院图书馆、潮州市图书馆、牌坊街、湘子桥等地。在大埔县,先后对“和韵”、“湖寮同仁”、“百侯”三大民间乐社,大埔汉乐研究会、大埔汉剧团、大埔县八音锣鼓队进行了访查。采访了大埔广东汉乐研究会会长饶宝尤先生,“广东汉乐”代表性传承人罗邦龙先生(国家级)等当地知名汉乐家和民间艺人。先后走访了百侯镇,通议大夫第,大埔博物馆。
民间音乐活动现状与其传承文化之间存在密切关系。通过考察民间音乐活动的社会属性与音乐传承文化之间的关系,尝试解读岭南传统音乐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民俗音乐文化符号,是如何与当地人的观念、行为之间产生相互作用,进而认识社会在调节、维持音乐活动主体关系、促进音乐活动正常运转、使传统民间音乐文化得以原生性传承中的意义。为中国传统音乐民间自然传承体系与学校传承体系的接轨提供借鉴,实现中国传统音乐的民间与学校“双渠道”传承。本次岭南民间传统音乐采风活动,带回了大量珍贵的音像、图片、文献、实物资料,信息量之大出人意料。音乐舞蹈教育研究所的下一步工作是做好采集资料的整理、保存工作,以便为将来进一步开展岭南传统音乐舞蹈专项研究活动提供详实的研究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