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乐享 星耀广大”音乐学一流专业建设学术活动季

发布日期:2020-06-11    浏览次数:

  为全面落实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推进有品质的大学教育,进一步推动音乐学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建设,扩大广大影响力,更好的吸引人才,结合今年由于疫情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线教育成为最大的亮点等情况,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将携手国内著名音乐专家一起通过“云端课堂”开展为期两周的音乐学术季活动。

  一、主办单位

  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

  二、活动主题

  “云上乐享 星耀广大”

  三、活动时间

  2020年6月 16 日至6月30日

  四、活动内容

  1.邀请国内著名专家就“一流专业建设”开展云上研讨会

  2.携手国际国内著名歌唱家、演奏家开展线上学术讲座

  3.线上专场音乐会网络展播(音乐舞蹈学院原创节目、粤音合唱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省级传承基地-广东音乐)

  4.闭幕式 总结艺术周的活动(2020招生宣传)邀请教师代表,优秀毕业生代表,线上宣传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

  五、日程安排

  6月16日   郑锦扬老师(理论)14:30  直播平台:企业微信

  6月17日   冼劲松老师(钢琴)20:00  直播平台:人人讲

  6月21日   范竞马老师(声乐)20:00  直播平台:人人讲

  6月23日   孙  凰老师(二胡)14:00  直播平台:人人讲

  6月23日   李  鳌老师(声乐)19:00  直播平台:人人讲

  6月26日   赵  聆老师(钢琴)11:00  直播平台:人人讲

  6月28日   万  莉老师(声乐)19:00  直播平台:人人讲

  6月29日   马兴智老师(声乐)19:30  直播平台:人人讲

  观看方法:扫码在微信里即可观看,若想与老师连麦互动,可下载人人讲APP内观看

 

   六、学术讲座专家

  郑锦扬音乐学博士生导师,华侨大学特聘教授,中国音乐史学会副会长

  音乐学博士生导师(2003),华侨大学特聘教授(2006),中国音乐史学会副会长(2000以来)、福建省音乐家协会顾问。国家清史编撰委员会聘请的《清史》一审专家、《中国社会科学》外审专家、复旦大学中国古代史博士论文答辩委员会主席(2014)、福建师大与哈尔滨师大音乐学博士论文答辩委员会主席;国家重大社科基地重大项目的结审专家(2019)、华侨大学音乐舞蹈学院首任院长(2007)、艺术学研究所首任所长(2010)。原福建师大音乐系的总支书记、系主任(1995)、福建师大音乐研究所首任所长(1994.)、艺术学硕士点带头人;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厦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青岛大学、山东艺术学院等校研究生导师。指导并毕业的博士生、硕士生60余名;出版个人专著《音乐史学美学论稿(上、下)》、《日本清乐研究》等,主编《舞蹈音乐概论》和“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艺术概论》第二、第三版(均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等,发表论文百余篇;论著获得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4项、合作成果获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两项)等。为厦门大学、福建师大、青岛大学、山东艺术学院研究生导师,西南大学、徐州师范大学、淮北师范大学、广西艺术学院、淮阴师院、莆田学院等23所高校的教授、客座或兼职教授、研究员或兼职研究员;福建省首批“百千万工程”人才,福建省优秀教师,福建省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工作者(2001)。

  授课题目:梦回珠江思未来一音乐学一流学科建设畅想

 

  冼劲松(星海音乐学院钢琴系主科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广州市音协钢琴委员会会长,广东省钢琴学会副会长,中国音协钢琴学会理事,中国社会艺术协会音乐基础教育委员会会长,施坦威艺术家 。)     

  冼劲松先生先后师从李淇教授、郑丽琴教授、吴元教授等名师。从中央音乐学院附中毕业后考入德国埃森福克旺根国立高等音乐学院钢琴表演专业,先后师从俄罗斯著名钢琴教育家布拉托夫教授、科隆音乐学院陈必先教授以及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前任钢琴系主任马里宁(Malinin)教授(著名钢琴教育家涅高兹的学生兼助教)。

  回国任教后,所教学生经常在国内外重要比赛中屡获殊荣。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之余,冼劲松先生仍经常从事演奏,在广东省及全国各地举行独奏音乐会。例如《纪念李斯特诞辰200周年音乐会--李斯特钢琴作品赏析音乐会》、《拉赫玛尼诺夫24首前奏曲》赏析音乐会、《纪念贝多芬逝世190周年--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全集系列音乐会》等。2019年由中国唱片公司发行了冼劲松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专场音乐会专辑DVD。

  近年来,冼劲松先生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经常在广东省各大城市、珠三角地区举办《德国钢琴教学法系列讲座》的教师培训班。2016年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冼劲松先生编著完成的钢琴教材《新编车尔尼钢琴练习曲分级教程》。

  2017年冼劲松先生作为起草小组召集人及主要起草人参与编写制定了我国首部针对基础教学的钢琴教师团体标准《社会艺术教育钢琴教学从业人员能力规范》,并于同年在北京国家大剧院向全社会正式发布。

  授课题目:《如何表现贝多芬奏鸣曲中的戏剧性》

----以“悲怆”奏鸣曲为例

 

  范竞马: 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国风雅歌倡导人,美国比弗利艺术中心高级艺术总监。

   

  范竞马曾就读于四川音乐学院;后于中央音乐学院声歌系,师从沈湘教授。先后在意大利帕尔玛威尔第音乐学院、美国纽约朱利亚音乐学院歌剧中心深造,受教于意大利声乐大师卡罗.贝尔岗奇和弗朗科.科莱里。

  获奖情况:1984年获中央电视台“首届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第二名;1987年获英国第三届卡迪夫国际声乐比赛水晶杯奖(男声组第一名);第二届罗萨·庞赛尔国际声乐比赛银奖;纽约歌剧精粹声乐比赛金奖;帕瓦罗蒂国际声乐比赛决赛奖……。

  他成功担任50余部歌剧主角。

  在1995年电影版歌剧《蝴蝶夫人》中扮演的五郎赢得了《歌剧今日》杂志“值得被奥斯卡奖提名”的赞誉。

  2016年1月随习近平主席率领的中国国家代表团前往埃及参加中埃建交60周年庆祝活动,在著名的卢索斯神庙演唱歌剧《阿依达》选曲作为终场的压轴曲目。

  2008年以来,范竞马一直致力于“国风雅歌工程”的建设和推广。他深信:当西方歌唱家用标准的中文在国际舞台上演唱中国艺术歌曲之日,便是国风雅歌属于世界之时。

  范竞马于2008年录制的第一张贯彻“国风雅歌”理念的专辑,已被美国国会图书光收藏,列入“中国民间歌曲”种类。

  范竞马聆导的“国风雅歌”团队,发起组织的相关国际活动:

成功组织并发起2017年奥地利“范竞马、陈允、萨巴伊尼国际音乐大师班”,参与“国王城”里雷哈尔轻歌剧节和“莫扎特之城”萨尔斯堡音乐节。

  “国风雅歌”团队,自2008年至今,从未间断地在国内成功举办了数次“国风雅歌专场音乐会”及“国风雅歌专题讲座”,并在音乐人才教育教学方面收获不错的成绩。2019年,已成功发起组织两次线下大师班暨两届“寻找雅歌之星”选拔等音乐活动,在挖掘国内歌唱人才,传播科学歌唱理念,促进中外新星人才交流等方面做出贡献!

  如今,范竞马将集结更多国内外业内精英与音乐大咖,教授和推广正确的音乐理念,融汇贯通中西方音乐艺术(包括基层普及教育),把东西方音乐艺术的教育、交流和发展在国内以及全世界传播和推广。

  最终,旨在建立一种从中文母语出发的科学发声习惯,自然地,有格调地演唱中国艺术歌曲。

  在雅歌中寻根逐梦,弘扬民族文化,说好中国话,唱好中国歌!

  授课题目:歌唱中的“万能母音6+1 --- 神奇的密码组合”

 

  孙凰 :著名青年二胡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胡琴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1991年考入上音附小后,先后师从林心铭和王莉莉教授。2000年由上音附中推荐保送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自此师从刘长福教授至2007年硕士毕业留校任教。2005年曾保留学籍担任一年新加坡华乐团中胡首席。09-10年度被评为全国第一位“中国民族音乐年度新人”。个人简历被收入《中国音乐家名录》和《华乐大典》。

  自1988年起,在上海和全国各大比赛中共荣获12个第一名(或一等奖),是二胡界CCTV、“金钟奖”、文化部、“龙音杯”等国内外顶级赛事的四连冠获得者。2017年,荣获第十届中国金唱片奖器乐类最佳演奏奖。2019年获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资助,成功举办《祖国颂--孙凰二胡独奏音乐会》。

  先后出访美、日、土、荷、加等二十余国,在境内外四十多个城市成功举办独奏音乐会或二胡专题讲座,如2015年应意大利威尔第音乐学院之邀,在瑞士第五届欧洲“长湖音乐节”上举办个人专场独奏音乐会等。2010年,先后参加CCTV新年音乐会和第九届中国艺术节开幕式演出;2015年,参加第32届“上海之春”音乐会演出。(均任独奏)

  2003年起,先后出版9张二胡演奏和教学专辑以及一本专著。2010和2016年,先后两次成功举办“孙凰师生二胡音乐会”。

  讲座题目:谈二胡演奏中的二度创作

 

  李鳌:著名旅美低男中音歌唱家,山东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教授,众多世界著名歌剧院的签约歌唱家,主演过30部歌剧。

    

  曾荣获第二十一届多明戈世界歌剧大赛头奖;纽约大都会歌剧院国际声乐比赛冠军;2017日本静冈国际歌剧大赛亚军(中国艺术家迄今为止最好成绩);2018比利时伊丽莎白女皇国际声乐大赛第三名(中国艺术家迄今为止最好成绩);2019年中国音乐金钟奖美声组“金钟大奖”第一名); 2015年获柴科夫斯基国际声乐比赛最佳歌手特别奖  ;文化部全国声乐比赛“文华奖”铜奖;第十三届德国新声音国际声乐比赛中国赛区二等奖;美国大都会歌剧院国际声乐比赛旧金山赛区第一名;台北世界华人声乐大赛首奖;玛丽亚卡拉斯国际声乐比赛中国赛区第一名;第十四届CCTV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赛美声唱法优秀奖。

  曾在歌剧《卡门》,《唐璜》,《托斯卡》,《魔笛》,《卡普莱蒂和蒙太奇》,《管家女仆》,《卢克莱契亚,保尔加》等多部歌剧中扮演主要角色。2014年1月在中国国家大剧院,与著名指挥家吕嘉合作演出莫扎特经典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在剧中成功饰演男主角费“费加罗”,引起轰动并获得观众广泛好评。2014年3月又一次在中国国家大剧院与世界著名指挥大师捷杰耶夫合作演出柴科夫斯基经典歌剧《叶普根尼奥涅金》获得成功。在其职业生涯中曾与多明戈,瑞内.弗莱明 , 安杰拉.乔治乌 ,乔伊斯.迪多纳托,黄英,田浩江等世界一流歌唱家合作,受到国内外媒体的一致好评。

  授课题目:美声唱法中“声”与“情”的关系

 

  赵聆:著名世家钢琴演奏家,旅德钢琴博士,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施坦威签约艺术家。德国慕尼黑戏剧音乐学院有史以来第一位中国钢琴博士和第一位在该院钢琴教学领域中任职十余年的中国人,法国CZIFFRA国际钢琴大赛和多项优秀指导教师荣誉获奖者。

   

  中央音乐学院附小、附中、大学本科直至留校任教,得到父母亲赵屏国、凌远的真传,以及郭志鸿、周广仁先生的精心培养。旅徳十四年,成为著名钢琴家米开朗杰利(A.B.Michelangeli)得意弟子、F.Massinger教授的爱徒,并得到L.Fleisher、H.Laygraf先生的珍贵指教,深得中西方教学精髓。

  她活跃在国际舞台,多次与室内乐音乐家合作,并与波恩爱乐、慕尼黑爱乐、北京交响乐团等乐团合作演出。她录制多张个人专辑,南德报评价她的演奏“充满强烈的表现力和说服力,具有强烈感染力的、色彩演奏”“声音精致、温暖而华丽,音乐细腻引人入胜,把听众带进忘我的佳境”。她的演奏和音乐会录音经常在欧洲广播电台中播出至今。在教学领域,学生多次在国内、外钢琴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经常受邀于国际国内钢琴音乐节、大师班,并担任评委。

  《八旬回眸春晖满园》-凌远教授八十周年华诞暨从教五十六周年系列庆典活动,及《琴韵斑斓》—赵屏国教授八十华诞暨从教五十七年系列庆典活动总策划及艺术总监,《零点起步》学钢琴教材,及《大师之门——钢琴教师应该是培养艺术家的艺术家》——赵屏国教授钢琴教学文集总编。

  授课题目:《古典作品在教与学中的重要性》———以莫扎特奏鸣曲的演奏风格、音乐语言、品味为例

 

  万莉: 民族女高音歌唱家,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师,华中科技大学在读博士生,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会员、湖北省音乐家协会会员、湖北省首届最美文艺志愿者、湖北省十佳师德标兵、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湖北省音协声乐歌剧专委会副会长、华中师范大学十佳青年。

 

  曾获中央电视台第十一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民族唱法铜奖、第四届全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大赛教师组金奖、第六届全国高等艺术院校中国声乐展演综合师范院校教师组金奖、湖北省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金奖、第四届湖北音乐金编钟奖金奖,湖北省新歌赛金奖。参演大型原创民族歌舞诗剧《濯水谣》,饰演女一号“云幺姑”;参演原创民族音乐剧《清江清,长江长》,饰演女一号“水妹子”,多次受邀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中华情”、“魅力中国城”、“同一首歌”等大型栏目。代表作:《云中恋歌》、《万里茶道香天涯》、《灯盏》、《新唱幸福歌》等。

  授课题目:中国声乐作品演唱中音色与歌曲气质之间的关系

 

  马兴智: 男中音歌唱家,广西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声乐家协会理事;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声乐系主任、副教授,先后师从于西安音乐学院何纯梁副教授、广西艺术学院龚小平教授、上海音乐学院李秀英教授。

   

  曾获陕西省第五届声乐大赛专业美声组二等奖;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广西赛区美声组二等奖;孔雀杯全国声乐大赛美声组银奖;金莺奖全国声乐比赛教师美声组金奖;广西金钟奖美声组一等奖;“珠江凯撒堡”全国高校音乐教育声乐大赛教师美声组二等奖;意大利“阿尔卡莫国际声乐比赛”中国赛区选拔赛第五名;第八届全国艺术院校声乐展演教师美声组金奖、优秀指导教师奖。

  分别于2012年、2014年2015年2018年举办个人音乐会四场,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作为主演参演了原创歌剧《大秦灵渠》(饰演部落首领诺莫吉)、《三月三》(饰演老年孟山);音乐剧《山歌好比春江水》(饰演傅子汉)。编排导演了广西艺术学院原创歌剧《大汉海路》。

  主持《西洋歌剧咏叹调与重唱音乐内涵之研究》;《威尔第歌剧体系中男中音声部的分析与研究》;《中国近现代以及当代艺术歌曲之传承研究》;《声乐作品中运用民族音乐元素所创作歌曲的研究》、《民族歌剧运河谣演唱与表演研究》、《中国原创歌剧音乐特点与舞台表演研究》、《歌剧表演范式在声乐表演课程体系中的应用研究与实践》等多项省级院级课题。出版专著《中国民族歌剧传承与发展路径探究》一本,全国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篇,省级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1篇。

  授课题目:浅谈中国艺术歌曲的艺术表现。